婚慶禮儀
聯系方式
聯系人:寧先生
電話:0573-8672267
郵箱:hymelamine@msn.com
那些未知的婚鞋文化 |
編輯:嘉興真愛婚禮服務有限公司 時間:2012/04/13 字號:大 中 小 |
摘要:那些未知的婚鞋文化 |
關于婚禮中婚鞋的說法,有很多新娘子覺得自己選一雙漂亮時尚的鞋子就差不多了,其實不是,也并不是越昂貴的鞋子越珍貴?;樾鱾髁松习倌?,每個地方的婚鞋的含義都不同。 “大婚禮鞋”繡花鞋繡花鞋繡紋主題來源于生活,主旋律是民間文化和民俗風情,基本參案有花鳥草蟲、飛禽走獸、爪蒂花果、山川風物、戲劇人物等。吉祥參案有蓮生貴子、榴開百子、雙蝶戀花、龍飛鳳舞等,寓意著生命的贊歌和美滿的人生。經初步考察,中國有二十多個少數民族把繡花鞋作為民族的穿著特色,稱繡花鞋為“中國鞋”并不為過。 山西晉南流傳著“晉國鞋”的傳說。春秋戰國時,晉國原先是個小國,晉獻公當了國君后勵精圖治,擴展疆土,一舉吞并了十個諸侯小國。為讓百姓永遠記住他,他命令宮中所有女子的鞋面上必須繡上石榴花、桃花、佛手、葡萄等欽定的十種花果紋樣,同時還下令全國平民女子出嫁時必須以這種繡了紋樣的“十果鞋”作為大婚禮鞋,以便世世代代都不忘晉獻公的赫赫戰績。當時稱此種圖案的繡花女鞋為“晉國鞋”。從此晉國的刺繡工藝便以繡花鞋延伸到繡花衣以及其他用品上。 無獨有偶,在少數民族地區尋找繡花鞋的行蹤時也有類似“十果鞋”的傳說:聚居在甘肅省積石山大河家一帶的保安族,至今還保留穿繡花鞋的民族傳統,這個民族地區流傳下來的古老詩歌藝術“花兒”中這樣唱道“青緞與鞋面斜截上,十樣錦花草繡上……尕妹是牡丹我接哩,阿哥是綠葉配哩”。 與鞋有關的婚俗欖子鞋毛南族男女青年,互有好感,就在月明之夜,邀約去花場互敘衷腸,傾吐愛慕之情,稱之為“坐夜”,只要雙方愿結百年之好,“坐夜”時就互贈信物。 姑娘一般贈送男青年一雙“欖子鞋”,即用打鞋底的白線結成一組組方形花格的布鞋。小伙子一般要送姑娘一頂“花竹帽”,互贈信物代表兩人已將終身幸福托付給對方。 年鞋鞋子在仫佬族中充當著連接男女青年姑娘感情的作用,是一種信物。通常情況下,仫佬族姑娘在“走坡”活動中暗測情人腳的大小,按尺寸細針密線縫制,鞋做成后放蒸籠蒸十幾分鐘取出晾干,在與情人會面時作為定情物送給他。因贈予的是年齡相仿的后生,故這種鞋俗稱“同年鞋”. 花屐京族民間婚姻風俗中更為有趣。男女相愛后,男方便托媒人將自編的一首情啉和一只插有花卉的彩色木屐,送往女家。女家也從姑娘房中拿出一只花屐。如果雙方花屐左右配對,這對情人便是天作之合;如果不配對,便意味著無緣相許,結不成情侶?;ㄥ炫鋵?,即選期送禮盒聯親,俗叫“送花屐”。 絲麻鞋北方有些地區的漢族結親時,男家必須向女家送絲麻鞋,取吉祥和諧、雙雙對對,永不分離之意。同時,絲麻鞋亦包涵新婦穿絲麻鞋上轎,以絲麻之綿韌,諧“思媽”之意,喻新婦于歸,不忘生母。所以作為婚姻禮物,鞋子也含吉祥和諧的意思。 偕鞋安徽蕪湖人家在給女兒預備嫁奩時,都會給新娘新郎各配一雙鞋子。當地人還將新娘之鞋,納入新郎的鞋中。新娘出嫁時,將鞋帶到夫家。在合肥,則是在婚禮正日,新娘步入洞房時,要和新郎交換鞋子,新郎新娘各自穿著對方的鞋子,“同鞋”與“同偕”諧音,這都包妻同偕到祈求。 原來新郎也是要有一雙婚鞋的,安徽的新郎有福哦。 蹈婿鞋江南地區漢族中的“蹈婿鞋”是新娘下轎,首次進入夫家門的儀式,即:新娘下轎必須換上新郎的鞋子走進去,故又稱“踏夫鞋”?!靶敝C“偕”音。象征白頭到老之意。 換腳鞋麗江納西族辦喜事時,男家把新娘迎進屋后,新娘要先送給公婆各一雙鞋。在入洞房時,女方送親的人故意將新娘送給新郎的一雙鞋丟到新床底深處,迫使新郎彎腰到床底將鞋取出,而后拉著穿起。此鞋稱為“換腳鞋”,也取夫妻同偕之意。 原來婚鞋有這么多講究,祝愿天下所有的新人都白頭偕老,新婚愉快。 |
上一條:婚鞋的選擇,你知道多少? | 下一條:讓人向往的完美婚禮形式 |